储罐设计的基本原则:
a. 确保安全可靠: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保证材料与介质相互兼容;结构设计需具备足够的刚度和抗失稳能力,同时确保良好的密封性能。
b. 满足工艺需求:明确储罐的功能和寿命要求,确保设计能够满足这些过程需求。
c. 追求综合经济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系数;优化结构设计,简化制造过程;便于运输和安装,降低总体成本。
d. 便于操作、维护与控制:设计应简单易懂,易于操作;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修理性,方便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同时,应便于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e. 优秀的环境适应性:储罐设计应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储罐容积
a. 计算容积(几何容积):这是指根据罐壁高度和内径计算得出的圆筒形几何容积。
b. 名义容积(公称容积):在圆筒几何容积的基础上进行圆整,以整数形式表示的容积。通常所说的10000m3储罐即指此公称容积。
c. 实际容积(储存容积):这是储罐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储存的最大容积。通过从计算容积中减去A部分的容积来得出,其中A部分通常取决于油罐的结构和罐壁上部的附件,如泡沫发生器和通气孔等。A的取值范围可根据储罐类型和大小在300~1100之间确定。
d. 操作容积(工作容积):这指的是在储罐操作过程中,液面上下波动范围内的容积,即能满足质量要求的最大输出容积。由于进出油管下部的部分油品无法取出,这部分通常被称为“死量”,其高度为B。操作容积的掌握对于油库计量员和司泵员来说至关重要,以便进行合理的调度和安全收发。实际容积减去B部分容积后,即为操作容积。B值与储罐的出料口结构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