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QQ群:
222086777
在线客服:
客服一
客服二
微信18611889918
官网地址: acac.net.cn

种学积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塔模拟计算服务
换热器设计服务
查看: 1726|回复: 1

西南巨儒莫友芝

[复制链接]

2829

主题

2914

帖子

92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221
发表于 2022-10-26 14: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21026163708.jpg      154456q2wskkj88s2m20mw.jpg 175706kuv5g4pa6p56vpa1.png
       莫友芝(1811-1871年),字子偲,自号郘亭,独山人。道光十一年(1831年)举人,曾主讲湘川书院,精通文字训诂学。六次会试未中,晚年定居南京,以学识名噪江南。一生著作颇丰,学术造诣深厚,被曾国藩称为黔中宿学、西南硕儒。
  少年得志中年科举坎坷
  嘉庆十六年(1811年)五月初三,莫友芝出生于独山州(今独山县),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父亲莫与俦曾出任过四川盐源知县,后因父丧辞职回乡丁忧,3年服丧期满后,又以母亲年老为由,继续在家侍奉老人。回乡后6年多的时间里,莫与俦一直在家乡开馆教学,后受聘独山紫泉书院,任主讲。
  道光二年(1822年),母亲过世也已3年,服丧期满,莫与俦奉召得回京任职了。做学问的人不愿当官,再加上家中孩子又多,得有人照顾,于是莫与俦申请改任教职。得到朝廷批准,选为遵义府学教授。
  道光三年(1823年),友芝和家人随父亲到遵义。近水楼台先得月,入遵义府学,与郑珍同学,这一年,莫友芝12岁,比郑小5岁。在莫与俦的严格训导下,两人饱览群书,相互砥砺,学识和友谊共长。
  现在很多学者把莫友芝与郑珍、黎庶昌一起并列为沙滩文化的代表人物,这个观点值得商榷。莫不是沙滩人,即便与家人搬到遵义后,也是在遵义府学读书,而非沙滩。之所以被列入沙滩文化代表人物,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莫与郑是同学,互为深交,又是黎庶昌的内兄,他和沙滩有极深的渊源;其二,莫友芝去世后葬于沙滩村附近的青田山。严格说来,沙滩文化作为地域文化,其代表人物应是沙滩人。
  道光十一年(1831年),21岁的莫友芝在贵阳参加乡试,高中举人第一名(解元),一时间风光无限,踌躇满志。从仕途中走出的莫与俦则希望儿子把功名放在一边,专心研究许(慎)、郑(玄)之学,以学术立世。年轻气盛的莫友芝对父亲的教导听进一半,不论寒暑昼夜,手不释卷,用心做学问,在学术上己有明确的方向。由于苦读过甚,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已是须发中白。之所以发奋读书,除了受家风影响外,还有就是对科举充满期待。
  次年,与父亲好友夏鸿时的女儿夏芙衣结为伉俪。夫妻情笃,相濡以沫,共同抚养儿女,直至终老。夏芙衣贤明淑惠,在此后莫友芝遭遇科举坎坷,贫困潦倒时,支撑起了整个家庭,是不折不扣的贤内助。
  道光十三年(1833年),莫友芝进京参加次年的会试,由此开启了长达27年会试之旅。会试落榜,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回到遵义后,继续闭门苦读。
  莫友芝一生几乎都是单打独斗,自行钻研,唯一的导师就是自己的父亲。父亲不仅是学术导师,更是人生导师。看到儿子立志科举,也不刻意阻拦。在儿子考场失意之时,则在一旁苦心劝导儿子不能整日守在书斋中,不以此时纵游名山大川,遍交海内英儒俊彦以自广,恐终成固陋(见识浅薄)耳。(《莫友芝年谱长编》)这些训导,对友芝后来遍游名山大川,广交海内俊彦,晚年以学识和人缘名噪江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道光十七年(1837年),郑珍乡试考中举人。两人约好一同北上进京,参加明年的会试。每遇会试之年,春天的北京格外热闹,各地举人为了同一个目标汇聚于此,有勤奋苦读的,也有想着投机取巧的。自然分成两拨,一拨人闭门准备应试,另一拨则满城奔走钻营,托关系找熟人。郑莫两人属第一拨,找家旅馆住下后专心准备。
  这一次,两人铩羽而归。来自偏远山区,只能靠实力博取功名的两个年轻小伙极为愤恨,莫友芝在《郭店题壁》一诗中发泄道:科举坏人心术,词章自古俳优。不若弃书学剑,扬旗万里封侯。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厌弃。
  回到遵义后,受遵义知府平翰之邀,和郑珍一起编撰《遵义府志》。由于无旧志可参考,只能专心采访、搜集核实史料,无不智尽力竭。莫友芝的工作态度极为严谨,对史地的考证,可以说做到了不遗巨细,但还是留有遗憾。府志中有个地名叫“郘亭”,是汉晋鄨县亭名,属遵义府地。考证鄨县的山水地名时,“郘亭”没有作详细的考证。为了永记这一疏忽,莫友芝取“郘亭”为号,以示不忘。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历时4年,《遵义府志》终于完稿。因引证精确,体例严整,被推崇为志乘的巨著。也在这一年,父亲莫与俦去世,次年母亲李氏病逝。莫友芝接替父亲受聘湘川书院主讲,莫家在遵义的老老小小就靠他供养。除了上课,课余时间就与郑珍等人写诗唱和,生活过得虽然清贫,但也逍遥自在。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亲密战友郑珍赴任古州厅(今榕江县)训导。父母双亡,郑珍又远走,内心充实的莫友芝一下子感到无依无靠。这人啊,心理落差大了,就会有不切实际的突发奇想,这次莫友芝想到的是曾经厌弃的东西——再赴京一试。在异常时刻做出的决定,我们不去评说好坏,但他为这一决定肯定是纠结了很长时间。本已放弃科举,专心治学,现在转身走回头路,内心肯定纠结,这是其一。从遵义到北京,长路漫漫,险山恶水,冬天出发,春天才能到达,个中艰辛自不必说,来回的盘缠对一个清贫的教书匠来说,绝对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这是其二。痛下决心,只能说明心中的仕途火焰仍未完全熄灭。
  有了前面的铺垫,大家都能预测到,第三次会试之旅肯定以失败而告终。但和以往不同,这次北京之行对他的后半生影响至深。在北京,参加完会试的莫友芝等待着发榜。和前两次一样,闲来无聊中就会去琉璃厂书肆搜购古籍。有一天,在书肆中与一路人相遇,偶然谈起汉宋之学,莫友芝满腹经纶,自是娓娓道来。路人听得如痴如醉,打听到对方姓名籍贯后,惊叹道:黔中固有此宿学耶!(黎庶昌《莫征君别传》)
  这位路人不是别人,正是翰林院的侍讲学士曾国藩。惊奇于自己的发现,曾随后将此事告诉了国子监学正刘椒云。两人都感慨人才难得,便一起到虎坊桥莫友芝寓所,备上酒席,共饮定交。此后,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全国,曾国藩组建湘军,经过多年鏖战,力挽狂澜,剿灭太平天国,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曾国藩的书肆之交,极大地影响了莫友芝的后半生。
  咸丰二年(1852年),莫友芝收集整理自己近十年的四百余首诗作后,汇于《郘亭诗钞》之中,并请郑珍作序文。这一年的冬天,莫友芝又赴京赶考,并准备应试大挑。什么是大挑?简单说来就是在老中不了进士的举人中择优录用。乾隆十七年(1752年),朝廷改革创新,谋疏通之法,始定大挑制。(《清史稿·志八十五 选举五》)大挑由此开始,凡三次参加会试不中的举人,由吏部根据其相貌挑选,一等以知县用,二等以教职用,大挑每六年举行一次。第四次会试之旅,他连考场都没进,刚到湖北就赶上兵乱,只得中途折回。
  此后的几年里,心无牵挂,他的治学创作渐入佳境。其中,耗时20年而成的顶峰之作《黔诗纪略》脱稿。该书共33卷,收集了明清两代贵州241人的诗作两千四百余首,和别的诗集不同,他为每位作者立传。正因为作品和人物纪传共存,该书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堪称贵州历史文献宝库中的璀璨瑰宝。
  几个弟弟陆陆续续离开了遵义,咸丰八年(1858年),九弟祥芝要到湖南任县丞,一家人聚在一起为他送行。论学问,别人不如自己,屡试不中,本来就有一块心病。再看到弟弟出官入仕,自己却身无半职,更为自己抱不平。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放手一搏,再赴京赶考,同时也做好了如果再落榜,就截取知县的准备。截取和大挑很相似,主要对象也是三次会试未中的举人,不同的是不看颜值,而由当地总督或巡抚推荐给吏部,吏部考核后截取选用。
  这一年的冬天,为郑珍的《说文逸字》写完后记后,莫友芝带着次子莫绳孙开启了第五次会试之旅。
  这一走,莫友芝就再没回来,直到魂归故里。
  晚年十载耕耘不辍名噪江南
  这一次的结果大家都清楚,落榜依旧。
  只是和前几次有所区别,他的考卷得到了阅卷考官的青睐,考官向京城要人祁寯藻极力推荐莫友芝的才华。祁寯藻可是京城里响当当的大人物,虽然已在5年前病退修养,但他是咸丰皇帝登基时的首席军机大臣,又是道光、咸丰,以及后来的同治皇帝的老师,后人称“三代帝师”。祁当即召友芝相见,倾谈之下,非常佩服其才学。
  与曾国藩有定交情缘(此时的曾国藩正率领湘军在江浙一带与太平军作战已近6年,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人物),又受到祁寯藻的青睐,逗留京师近一年的时间里,名卿巨公、文人学士争相与他交朋友。人缘广了,交流也多了,端茶举杯中莫友芝坚持一个原则,只讨论学问,以文交友,不傍大咖,不媚侍权贵。御前大臣瑞华请莫友芝到其府内教授子弟,瑞华的弟弟肃顺当时任礼部尚书,也正在网罗人才,两人的想法均被友芝婉言拒绝。
  诗酒唱和倒是热闹,热闹之后等待父子俩的就是莫名的寂寥。快到春节了,北京城内节日气氛日益浓厚,看着别人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卫生,爆竹声声不绝于耳,父子俩益发孤独。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儿子投奔赵州老友陈息凡,在他家过的春节。之所以赖在京城不走,说来让人心酸,等候截取不是主要原因,更不是留恋京城的灯红酒绿,他在等待第二年的会试机会。
  看到这儿,估计各位读者会感到迷糊,会试不是三年一次吗,第二年怎么还有会试?没错,三年一次的会试那是规定动作,而三年之中也会有开考机会,这是自选动作。这种机会很少,一般是皇帝登基或50岁以后逢十大寿,举国同庆之时开考,所以也称恩科。
  咸丰皇帝身体不好,自己也估计活不过五十,所以提前一年就昭告天下,自己登基十周年,年届三十时举行恩科考试。此次把握时机简直犹如天算,次年,也就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七月十七日清晨,咸丰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
  也许是苍天要成就一代大学者,也许是那年春天的雪太大,天太冷……莫友芝在恩科会试中还是榜上无名。经历过丧亲之痛、生活困顿、治学艰辛,此时,这一切都已不足挂齿。从道光十三年(1833年)至今,27年来5次赴京参加了5次会试,追求的功名一次次在笔端流失。
  能不能补缺截取知县已不重要,他下定决心,与科举入仕恩断义绝。当下要做的事,就是尽快离开这块伤心地,他选择了南下省亲,探望已调安徽怀宁任知县的九弟莫祥芝。
  一路又是访友又是作诗,心情愉悦,人也轻松自在。直到冬末,才到怀宁与祥芝团聚。这人放松之后,好事自然会来,在太湖遇到了湖北巡抚胡林翼。胡曾在贵州多个地方任职长达八年之久,与莫友芝相熟。受胡林翼委托,前往武汉为其校正新书《读史兵略》。勘校完毕,谢绝了挽留,又赶往祁门看望久未谋面的知己老友曾国藩。此时,曾已是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奉钦命督办苏皖赣浙四省军务,镇压太平天国前线最高指挥官。
  当年虎坊桥定交,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纯属文人知己之间的钦敬之交。十五年后相聚,俩人相谈更欢。曾国藩在当天的日记里再表钦仰:因其弟祥芝在此,渠来省亲,因得再晤。学问淹博,操作不苟,畏友也。(《曾国藩全集·日记》)请大家注意,这里的“畏友”不是让人畏惧的朋友,而是令人敬重的朋友。曾国藩请友芝留下来做自己的幕僚,不想依附于别人,莫友芝便坦诚心迹:“幕府人才鳞萃,自愧迂疏,不克效万一之用,苟得依公为闲客,免饥寒,于愿足矣。”(《莫友芝年谱长编》)婉拒了曾国藩的邀请,还顺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就是在军营中做一个文化闲客,能解决温饱问题就行。了解莫的为人,曾国藩也就不再强求,好在莫友芝能留在军中,想着时不时就能促膝交谈,曾国藩也是心中窃喜。
  此后的十年里,莫友芝就是曾国藩军中的文人雅士,没有军政公务,倒也轻松自在。跟着曾家军到处安营扎寨,辛苦自然难免,却享受到了别人不可能有的待遇。每到一处,曾国藩负责攻城拔寨,他就一门心思收集古籍文献,一路走一路找,收获满满。要是俩人都有空闲,还会坐下来一起聊聊国事家事、学术文化。虽是闲客,还有薪水可领,曾也特别关照,把莫友芝的妻子夏氏和大儿子彝孙接到安庆,组成了随军家庭。
  正是有了曾的特殊关照,晚年的莫友芝结识了众多的达官贵人、文彦名流,又能安心校勘古籍文献,精研学术,著书立说,才华智慧得以充分展示,学术成就达到顶峰。整理研究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经过几个月的辛勤校勘,撰作出《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此书解决了《说文解字》校勘上许多的千古疑案,文献价值、学术价值极高,对此后的《说文解字》研究贡献巨大。
  对于莫友芝取得的成就,曾国藩的钦仰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为莫与俦撰写的《翰林院庶吉士遵义府学教授莫君墓表》中毫不吝啬地说道:门人郑珍与其第五子友芝,遂通许、郑之学,充然西南硕儒矣!晚清至当代,誉称郑莫两人为“西南硕儒”的源头就出于此处。
  到了同治二年(1863年)秋,因太平天国祸乱,江苏各地官吏匮乏,江苏巡抚李鸿章报请朝廷安排能人赴任县官。中外大臣密疏荐其学行,有诏徵至,复谢不就。(《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 莫与俦(子友芝)》)曾国藩还力劝莫友芝赴任,莫把志向想法向曾公和盘托出,只想做个文化人,已经别无二志。
  湘军攻取南京之后,莫友芝定居南京,受聘于金陵书局,任总校勘、总编校,这是莫友芝喜欢的工作。有了这份固定工作,顿时激情燃烧,活力迸发。当时,储藏《四库全书》的镇江文宗阁和扬州文汇阁毁于战争,藏书散落在各处。为了搜寻“遗书”,顺便发掘善本古籍,他的足迹踏遍江浙各地,乐此不疲。后又受江苏巡抚丁日昌的委托,到苏州开办江南书局。
  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两年后,因为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曾国藩背负骂名,调离直隶回任两江总督。去了又回,这就是两人的缘分吧。
  在江浙一带,莫友芝已是闻名遐迩的大学者和藏书家。60岁时,受张之洞邀请,还到武汉客串文昌书院主讲。毕竟年事已高,精力不如以前,谢绝挽留后返回南京。
  同治十年(1871年)秋,受聘担任扬州书局主校刊。早就听说扬州附近的里下河一带有不少藏书,上任的路上就想绕道去里下河访查一下。不想船行到兴化县,患风寒感冒,终日虚汗不止,九月十四日病逝船中,当时手中还拿着正在重新校勘的《黔诗纪略》文稿。莫友芝在飘泊风雨中走完了61年的生命旅程。
  惊闻噩耗,兴化县令甘绍盘赶到河边为其入殓,并将灵柩运到南京。曾国藩深痛不已,设灵堂于莫愁湖畔,带领百官步行前往吊唁,并书写挽联祭奠:
  京华一见便倾心,当时书肆论交,早钦夙学;
  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酒樽和泪,来吊诗人。
  终其一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巨大的学术成就,至深的后世影响,足以证明他就是当之无愧的黔中宿学、西南硕儒。《清史稿》也不吝笔墨,对他的毕生著作逐一罗列,著黔诗纪略、遵义府志、声韵考略、郘庭诗钞、宋元旧本经眼录、樗茧谱注、唐本说文木部笺异。(《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 莫与俦(子友芝)》)
  还需一提的是,一位从蛮荒山区走出的文人学子、落第举人,与晚清中兴第一名臣至诚至真至深至切、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钦敬之交,这在过去和现在都是难得一遇的。没有这位贵人,莫友芝极有可能是偏居一方,以教书为生的区域文人;没有这位贵人,就不会有战乱中依然能够潜心治学的安静环境,正是游走在江南各地让莫友芝积蓄了足够的学术营养;没有这位贵人,就不会有江表十年的古籍善本收集整理研究,十年的时间里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领域的建树成就了一位大器晚成的学术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29

主题

2914

帖子

92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22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6 16: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种学积文 文以载道 道生匠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种学积文 ( 京ICP备16043396号-6 )

GMT+8, 2024-11-22 20:0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