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QQ群:
222086777
在线客服:
客服一
客服二
微信18611889918
官网地址: acac.net.cn

种学积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换热器设计服务
塔模拟计算服务
查看: 106|回复: 0

管式换热器的多样类型与特点概述

[复制链接]

3022

主题

3109

帖子

984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849
发表于 2025-4-10 03: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管式换热器种类繁多,包括沉浸式、列管式、套管式等。这些换热器各具特色,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1、沉浸式换热器

沉浸式换热器设计巧妙,金属管被精心弯绕成与容器相契合的形态,通常呈现为蛇形(或称蛇管),并直接沉浸于容器内的流体中。这种设计使得蛇管内部与外部的两种不同流体能够高效地进行热量交换。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沉浸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展示了一种精心设计的换热器形态。金属管被巧妙弯绕,形成与容器紧密契合的蛇形(或称蛇管)结构,直接沉浸在容器内的流体中。这种独特设计使得蛇管内部与外部的流体能够进行高效、顺畅的热量交换。
1,4——蛇管;2,3——容器;5——圆筒
在沉浸式换热器的结构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组件的布局。金属管经过精心弯绕,形成了与容器紧密贴合的蛇形结构,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换热效果,还使得流体能够更加顺畅地与蛇管进行热量交换。同时,容器和圆筒的巧妙布置,进一步优化了换热器的整体结构。

蛇管的结构特点与优劣势分析
蛇管,作为沉浸式换热器中的核心组件,其形状示意图展示了其独特的结构。这种管件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同时具备承受高压的能力,且可选用耐腐蚀材料进行制造,确保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然而,蛇管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容器内液体湍动程度相对较低,导致管外对流传热系数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换热效率。尽管如此,通过优化流体动力学设计或改进容器内液体的湍动程度,这些不足可以得到有效改善。


2、喷淋式换热器

喷淋式换热器,作为蛇管式换热器的一种,常被用作冷却器。其结构特点在于蛇管被有序地固定在钢架上,形成一定的排列。热流体在管内流动,遵循自下而上的路径,而冷水则通过最上方的淋水管均匀喷洒在蛇管上,沿着管子两侧逐排流下,最终流入水槽排出。这种设计使得冷水在流经各排管子时,与管内流体进行高效的热交换。由于管外形成了一层湍动程度较高的液膜,因此管外流传热系数得以显著提升。此外,喷淋式换热器通常被安置在室外空气流通良好的地方,这样冷却水在空气中汽化时能够带走更多热量,进一步增强冷却效果。总体而言,与沉浸式换热器相比,喷淋式换热器的传热效果更为出色,同时其检修和清洗也更为便捷。然而,喷淋的均匀性有时可能成为影响其性能的一个潜在因素。

喷淋式换热器,也常被称作喷淋式冷却器,是一种高效的换热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喷洒冷水在蛇管上,进而实现与管内热流体的有效热交换。这种换热器不仅结构紧凑,而且传热效率高,特别是在室外空气流通良好的环境下,其冷却效果更为显著。此外,其检修和清洗也相对便捷,使得维护成本大大降低。然而,为了确保其性能的稳定发挥,喷淋的均匀性至关重要,这需要在设计和使用时给予充分考虑。


3、套管式换热器

套管式换热器是由不同直径的直管构成的同心套管,通过U形弯头相连结。每个套管段被称为一程,通常每程的有效长度约为4至6米。若管子长度超出此范围,其中间部分可能会向下弯曲。

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与外形图展示


套管式换热器,一种由不同直径直管构成的同心套管,通过U形弯头巧妙相连结。每个套管段被命名为一程,通常,每程的有效长度精心设计为约4至6米,以确保高效换热。若管子长度超出此范围,其设计会相应调整,中间部分可能会呈现向下弯曲的形态,以适应实际使用需求。
1—内管;2—外管;3—U形弯头


套管式换热器的优势在于,其设计使得一种流体可以在管内流动,而另一种流体则在环隙中流动。通过合理选择内、外管的管径,这两种流体都能获得较高的流速,并且它们可以以逆流的方式流动,从而增强传热效果。此外,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相对简单,能够承受高压,并且其传热面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使用起来非常灵活。


然而,套管式换热器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其管间接头较多,可能导致泄漏问题,并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同时,单位传热面所消耗的金属量也相对较多。因此,它更适用于流量不大、所需传热面积不多且对压强要求较高的场合。


4、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在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已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换热设备。其核心构造包括外壳、管板(又称花板)、管束以及顶盖(亦称封头)。在这些组件中,管子被稳固地固定在管板上,而管板则与外壳相连结。为了强化流体在壳程的湍流状态,进而优化其传热性能,壳体内被精心地安装了多块折流挡板。此外,换热器的壳体及其两侧端盖(对于偶数管程的设备而言,通常仅在一侧端盖上设置)均配备了流体的进出口,同时,为了便于维护和监测,还可能在其上安装检查孔、测量仪表的接口管、排液孔以及排气孔等设施。

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展示了一种高效的换热设备。其关键组件包括封头、隔板、管板、挡板、外壳以及管子。这种换热器设计紧凑,传热效果卓越,且能够适应多种材料和不同的操作条件。特别是在高温、高压或大型装置中,列管式换热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列管式换热器会面临一个挑战:由于管内外流体温度差异导致的热应力问题。当这种温差过大时,可能会引发设备变形、管子弯曲,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如破裂或松脱。因此,当两流体的温差超过50℃时,必须采取适当的热补偿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根据不同的热补偿方法,列管式换热器可分为多种类型。


  • 固定管板式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通过焊接与壳体相连结,形成一体化的结构,如图2所示。这种设计不仅结构简洁,而且成本低廉。然而,其缺点在于壳程的清洗和检修相当困难,因此,选择这种类型的换热器时,壳程流体必须洁净且不易结垢。此外,在两流体温差较大的情况下,需考虑热补偿问题。具体来说,可以在外壳的适当位置焊上一个补偿圈。这样,当外壳与管束因热膨胀程度不同而产生位移时,补偿圈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如拉伸或压缩)来适应这种差异。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并不适用于两流体温差过大(通常不应超过70℃)或壳程流体压强过高的情况。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与外形图展示
2) 浮头式换热器的特点与结构
浮头式换热器独特之处在于其一端管板设计成可沿轴向自由浮动的结构,从而有效地消除了热应力的影响。此外,其固定端的管板通过法兰与壳体相连,使得整个管束能够轻松地从壳体中抽出,极大地方便了清洗和检修工作。正因如此,浮头式换热器在许多场合下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复杂的结构也带来了较高的造价。

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设计为可沿轴向自由浮动的,这种独特结构使得热应力得以有效释放。同时,其固定端的管板通过法兰与壳体紧密相连,不仅保证了换热器的稳定性,还使得整个管束能够轻松地从壳体中抽出,极大地简化了清洗和检修的流程。这些特点使得浮头式换热器在诸多工业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尽管其结构相对复杂,造价较高,但考虑到其出色的性能和便捷的维护特性,这些投入无疑是值得的。
3) U形管式换热器
U形管式换热器的设计独特,每根管子均弯成U形,其进出口均安装在同一管板的两侧。通过隔板将封头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室,从而确保了每根管子都能自由伸缩,与其他管子和壳体完全独立,实现了出色的热补偿效果。相较于浮头式换热器,其结构更为简洁,重量也相对较轻。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其管程清洗相对困难,因此更适合用于洁净且不易结垢的流体,例如高压气体的换热。

U形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与外形图展示
1—U形管;2—壳程隔板;3—管程隔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种学积文 ( 京ICP备16043396号-6 )

GMT+8, 2025-5-9 22:3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