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随着聚丙烯产能的持续扩展,以及国内催化剂和工艺技术的不断提升,聚丙烯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抗冲共聚领域成为企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近几年,抗冲共聚领域产量增长迅速,尤其低熔抗冲共聚盘子不断扩大。
图1 2017-2021年,中国低熔抗冲共聚聚丙烯涉及产能持续增长,2021年涉及产低熔抗冲共聚聚丙烯产能预计在1295万吨,较2017年增加500万吨,较2020年增加107万吨。2021年宝来石化、东明石化、中科炼化等近两年新投企业进入继续壮大低熔抗冲聚丙烯生产力量。预计2021年低熔共聚产量在340.16万吨,较2017年增长78.01万吨,增幅29.76%,较2020年增长28万吨,增幅9.04%。2021年来看,低熔抗冲产量同比增长略低于聚丙烯10.54%的水平,但未来下游应用领域的继续拓宽仍将继续推动低熔抗冲共聚聚丙烯产量的稳步增长。 图2 随着市场布局及生产技术的不断成熟,近年来煤化工企业持续进入低熔抗冲共聚领域,并逐步承担力供应的角色。2021年1-10月份数据来看,煤化工企业产量占到39.96%的比例,较2020年继续小幅提升0.22个百分点。中石化、中石油占比分别为29.13%,11.11%,较2020年分别下降2.02、2.76个百分点,随着两油在透明、CPP膜专用料、高熔抗冲共聚及其他专用料领域的渗透,近两年部分企业在低熔抗冲共聚的排产量有所减少。而随着聚丙烯扩能加速,以大炼化企业为代表的其他地方企业占比继续提升,2021年达到19.80%,较2020年提升4.69个百分点。 整体上,随着低熔抗冲共聚聚丙烯涉产企业增多,供应不断充裕,同时参与主体类型也更加多样,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