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QQ群:
222086777
在线客服:
客服一
客服二
微信18611889918
官网地址: acac.net.cn

种学积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塔模拟计算服务
换热器设计服务
查看: 184|回复: 1

美国天然气价格持续波动,进口乙烷裂解制乙烯还有竞争...

[复制链接]

3022

主题

3109

帖子

984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849
发表于 2022-12-2 09: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初,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召开乙烯改造项目筹备组成立大会,宣布兰州石化公司将陆续开建3个百万吨级乙烯及新材料装置,其中就包括长庆二期12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装置。2021年兰州石化长庆一期8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装置建成,这是我国第一套乙烷制乙烯装置。
  随着油价走高,乙烷裂解的盈利优势变得更为突出,因此备受业内关注。长庆乙烷制乙烯采用的是长庆油田天然气中分离出来的乙烷为原料,是典型的本土资源再利用路线。与之不同的是,国内还有企业进口来自美国的乙烷作为原料制乙烯。近期,由于俄乌战争和欧洲碳中和推进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出现暴涨,美国天然气价格也随全球天然气同步有所上涨。在这样背景下,美国乙烷价格相比于去年同期有较大涨幅,因此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天然气价格上涨会推涨乙烷价格,进而影响进口乙烷裂解装置盈利能力。那么,美国乙烷未来价格走势如何?进口乙烷裂解制烯烃项目是否还具备竞争力?为此,近日对国家能源局软科学专家、《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编委赵军博士进行了专访。
  美国天然气价格未来不受欧洲影响
  记者:现在欧洲能源格局对美国天然气定价有何影响?
  赵军:天然气在美国还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商品,更多是由供需决定。美国天然气供应量到今年年底会达到100.5bcf/d(十亿立方英尺/天),去年约为93bcf/d,涨幅约为8%~10%。之前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不是很大,随着近些年开采量不断增加,本土却没有更多消费量,越来越多的天然气被出口到国外,目前美国天然气出口量是13.2bcf/d(相当于9800万吨),明年三季度有望达到14bcf/d,而去年美国天然气产量约为93bcf/d。
  所以美国天然气价格上涨更多是靠出口的拉动,因为美国本土天然气需求已经没有增长,天然气边际成本会被出口带动。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我认为到5~6美元/百万英热就不会再上升了。因为美国天然气出口能力应该已经到极限,出不去就是供大于求,美国天然气价格会和全球市场出现分化。这种情况下,当供需出现错位,严重供大于需的情况下,预计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美国天然气价格可能会出现较大下滑。
  最快半年乙烷价格回归历史低位
  记者:您对未来美国的乙烷价格走势有何判断?
  赵军:从201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除了2019年有1个月有偏差,基本上所有年份,乙烷价格和天然气价热值同步波动。美国乙烷定价更多是由美国本土供需决定。我认为只有出现两种情况,乙烷价格才会偏离天然气。一是美国本土对乙烷需求出现暴涨,就是美国裂解装置增加;二是美国乙烷出口设施扩大,大量乙烷从美国出口到国外。
  但是目前来看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发生。一方面美国裂解装置推进速度非常缓慢。美国未来1~2年乙烷裂解的新增装置只有壳牌一套装置,埃克森美孚和沙比克合资公司的装置可能会推迟到2026年年底甚至更晚时候投产。目前乙烷裂解装置开工水平不高,由于没有需求拉动,2022年美国乙烷回注量约1600万吨,也就是说,1600万吨乙烷开采出来后,没有进NGL管道,而是直接和天然气混在一起烧掉,这些量完全能满足下游需求和出口增量。另一方面美国的乙烷出口能力目前已经到极限,除了卫星化学联合ETP投资的乙烷出口设施外,获取百万吨级的出口增量需要至少是5年时间。2021年,美国乙烷出口量约40万桶/天,即800万吨/年,未来卫星化学二套投产以后将增加300万吨/年的出口量,其实是很小的增量。预计美国出口量未来最多在1100万~1200万吨/年,但是美国本土消费在200万桶/天,相当于4000万吨/年,所以出口不能影响整个定价机制。
  因此,美国乙烷价格长期来看只能跟着天然气热值去波动,所以我认为无论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美国的乙烷价格都会跟天然气热值进行同步的波动。
  记者:美国乙烷出口设施的建造时间周期一般多长?
  赵军:在美国增加乙烷出口设施,需要先选址,然后获得许可。首先如果要新建乙烷输送管线,会经过很多居民区,要跟当地居民一一进行沟通,这个时间会特别长,而且难度很高。所以更多的乙烷出口设施只能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这两个地方,因为这里管线已经很成熟,再扩张会比较容易,不需要惊动当地居民。其次,是乙烷出口终端需要建造储罐和码头,但是现有设施能力已经满负运转,只能找新的地方新建设施。这就涉及到各方许可、环境许可、经过居民区要去解决土地使用问题。综合上述因素,没有5、6年时间是没办法落地的。所以我认为美国乙烷开采速度相比于出口设施增量快很多,出口终端设施建设是制约美国乙烷出口最大的瓶颈,且短时间内无法解决。
  记者:今后乙烷价格还能回到历史低位吗?
  赵军:按照热值来算的话,天然气美元/百万英热*42.8热值。这个热值和乙烷的价格70~100美元/吨区间,只是取的平均数。高位可能会超过100美元/吨,低位可能价差20~30美元/吨,是波动的情况,平均看的话乙烷热值价格和实际价格的价差在70~100美元/吨的状态。天然气假设是3美元/百万英热,折算成热值不到130美元/吨,最多加上100美元/吨之后到了230美元/吨,所以乙烷的价格在250美元/吨比较合理。对于买家来说也可以接受,因为250美元/吨做成乙烯和聚乙烯目前来说还是便宜的。但如果乙烷制乙烯无利可图的时候,即使天然气价格涨到5美金/百万英热,折算成热值约215美金/吨,乙烷的市场价格或者也仅仅250美金/吨。
  目前美国天然气价格较高,大部分机构包括美国大的出口公司都普遍预测,今年年底明年年初,美国天然气价格会跌破6美元/百万英热,明年第二季度会到5美元/百万英热,年中会进入到4~4.5美元/百万英热区间。随之而来,乙烷价格下跌趋势也不会改变,现在乙烷价格已经在300美元/吨左右,再下降到200美元/吨的价格最多也就是半年到一年时间。
  进口乙烷裂解制烯烃仍具竞争力
  记者:美国本土乙烷裂解装置数量近两年有较大提升吗?
  赵军:美国乙烷大开发是2012年开始的,2015年美国开始投建乙烷裂解装置,2016~2020这一波投产已经结束了。我认为美国第二波乙烷裂解装置投建设最快也要到2026年之后,因为2026年美国页岩气可能会迎来新的大规模增产,这样更多的乙烷会被开采出来。企业一般会基于确定的事情来做投资决策,也就是说当乙烷随着天然气大开发被大量副产出来,真真正正地让投资人看到极其廉价的乙烷冒出来的时候,才会做乙烷裂解装置的投资决策,假设在2026年进行投资建设,至少需要3~4年周期,也就是说2030年后美国本土才会新的乙烷裂解装置落地。
  从历史数据看,美国乙烷回注最大量约2000万吨。事实上乙烷并不是说随便就可以回注,一是把乙烷卖给化工厂还是比打回天然气更赚钱;二是乙烷也不能无限制打回天然气,因为它的热值还是比天然气高。打回去的比例取决于有没有消费终端和出口需求,所以回注这个指标更多作为参照,实际上只要有量进行回注就说明乙烷是过剩的。
  记者:美国乙烷成本比国内便宜,国内轻烃裂解企业如卫星化学,进口乙烷到国内再做烯烃,和海外比有竞争力吗?
  赵军:美国“乙烷-乙烯-聚乙烯”产业链确实成本比较低,但聚乙烯价格并没有特别便宜,有段时间美国聚乙烯价格比中国更高。美国聚乙烯主要是满足本土和南美国家的需求。美国不以中国市场为主战场,更多是出口欧洲,长期看欧洲油头的聚乙烯没有成本优势,未来美国对欧洲聚乙烯冲击会较大。
  其实,美国卖聚乙烯到中国的综合成本,和中国企业买进口乙烷做到聚乙烯的成本是不相上下的。一是因为在美国建设乙理解装置投资比中国大很多,二是因为中国企业在变动成本这块控制得比较好。综合来看,无论是聚乙烯还是乙二醇,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的生产成本可能只比美国高10~20美元/吨,但聚乙烯运费约为70~80美元/吨,所以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聚乙烯很少,因为运过来不划算,哪怕乙烯成本低20~30美元/吨,但是算上运费还是比中国更贵。特别是乙二醇这种液体运输成本相对更高,还有码头卸货、储罐都是成本,所以某种意义上来看美国在中国市场没有优势。
  历史数据上乙烷裂解还是比其他路线,不管是MTO、CTO以及丙烷裂解优势都更加明显。即便现在煤价在比较低的水平,乙烷裂解的成本跟煤头路线的差异大概在10美元/吨左右,但是在西北的聚乙烯、聚丙烯需要通过铁路运输到华东地区,运输成本也不低,因此在华东地区的乙烷裂解装置还是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22

主题

3109

帖子

984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84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 09: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三日升值。Wind资讯数据显示,北京时间11月28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报7.1999,11月29日、11月30日以及12月1日收盘分别报7.1663、7.1419、7.0791。

  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近几日也同样迎来一波上涨行情。11月28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报7.2474,11月29日、11月30日收盘分别报7.1399、7.0458。截至12月1日17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最高升至7.0261,最低为7.0853。

  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的上涨行情,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主要推动力包括国内不断优化防疫措施,稳楼市等政策持续发力,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预期更加乐观。此外,近期美元走弱带动人民币等非美货币反弹,以及市场风险情绪回暖带动资金流入人民币资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1月30日,美国公布的ADP就业数据大幅不及预期,市场对美联储将于12月份放缓加息节奏的预期进一步增强,带动当日美元指数下跌0.78%,比价效应将推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事实上,今年一直表现强势的美元指数11月份以来就有偃旗息鼓的势头。11月份,美元指数累计跌幅达5.03%,为2010年10月份以来最大单月跌幅。截至12月1日17时30分,美元指数报105.5324,较年内最高点114.7026已跌去约8%。

  “在美联储放缓加息节奏的大趋势下,这一轮美元指数上行过程基本见顶。”王青说。

  展望后市,周茂华表示,从趋势看,人民币有望在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国内经济稳步复苏的基本面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尽管面临海外需求趋缓,但我国外贸保持韧性,跨境资本有序双向流动,国际收支有望继续保持基本平衡。不过,全球不确定性因素仍多,企业应聚焦主业,善用金融衍生品工具管理好风险,在外贸领域逐步增加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有效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王青认为,伴随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出台,以及金融支持房地产“三支箭”全面发力,汇市对国内经济复苏前景的预期正在改善。在国内基本面向好的预期带动下,人民币韧性有望实质性增强。同时,在美国通胀、就业数据驱动下,美联储12月份加息幅度有望收窄至50个基点左右,美元指数易下难上。这样看来,12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延续上行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短期内出口数据走弱、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收窄等因素也会对汇市有一定影响,但国内经济修复前景、美国货币政策走向才是未来一段时间决定人民币汇率强弱的主导性因素。”王青补充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种学积文 ( 京ICP备16043396号-6 )

GMT+8, 2025-5-10 14:2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