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QQ群:
222086777
在线客服:
客服一
客服二
微信18611889918
官网地址: acac.net.cn

种学积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换热器设计服务
塔模拟计算服务
查看: 221|回复: 2

新增45%,亚洲聚乙烯新增产能领跑全球!2022年千万吨产能...

[复制链接]

2829

主题

2914

帖子

92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221
发表于 2022-12-1 13: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球领先的数据分析公司GlobalData预计,2021年至2026年间,亚洲将以45%的份额引领全球聚乙烯新增产能。

GlobalData发表的题为《2021-2026年各地区和国家聚乙烯工业设备产能和资本支出(CapEx)预测,包括所有在建工厂、已计划和已宣布项目的详细信息》最新报告显示,在预测期内,亚洲将拥有最大的新增聚乙烯产能和现有聚乙烯项目的扩建。

GlobalData的石油和天然气分析师Sudarshini Ennelli表示:“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建聚乙烯项目,亚洲预计将在67个已计划和已宣布的项目基础上,每年增加2700万吨的聚乙烯产能。”

Ennelli总结道:“印度将以899万吨/年的新增聚乙烯产能紧随其后。新增聚乙烯产能最高的三个项目分别是哈尔迪亚石化公司的Kakinada聚乙烯厂、哈尔迪亚石化公司的Balasore聚乙烯厂和拉贾斯坦邦炼油厂Pachpadra聚乙烯厂,新增聚乙烯年产能将分别为120万吨、110万吨和80万吨。”

▶ 国内聚乙烯产能领跑亚洲

2022年国内计划增加9套聚乙烯装置,增加生产能力365万吨,另增加40万吨EVA。2022以来,共有32套装置正在建设中或已投产,最晚2025年可投产,涉及产能超过千万。


▶ 国内聚乙烯生产能力TOP10


▶ 国内聚乙烯消费结构


国内 HDPE 主要用在中空吹塑、管材、薄膜、注塑、单丝、编织等。国内LDPE 主要用在薄膜、涂覆、电缆、发泡等。国内 LLDPE 主要用在薄膜、注塑、滚塑等。

2021 年聚乙烯应用热点集中在茂金属聚乙烯、EVA、POE、EVOH、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端聚烯烃产品,主要受“双碳”、新能源发展、轻量化、单一材料发展、节能环保等因素影响。

新冠疫情持续,全球存在通胀风险,海外一些国家出现日用品抢购情况。国内市场需求稳定,新能源汽车、医疗、电商、直播、预制菜等消费需求强劲。

2021年国内聚乙烯产量达到2296.7万吨,同比增长13%;预计 2025 年我国聚乙烯人消费量将可能达到 36.1Kg。自2011年以来,我国聚乙烯产量平均增速为 9.23%。2021年,我国HDPE和LLDPE产量均超过 1000万吨。

一、全球聚乙烯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聚乙烯(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近年来,全球聚乙烯产能逐年增长,2020年全球聚乙烯产能为12690.6万吨,同比增长5.9%,产量为10630.8万吨,同比增长2.1%,开工率为83.8%。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全球各地区聚乙烯产能产量分布来看,东北亚和北美是全球主要聚乙烯产能地区,2020年新增产能也主要来自这2个地区。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中国聚乙烯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国内市场方面,2020年是国内聚乙烯集中投产的一年,合计产能为2284.5万吨,同比增长20%,产量为13.3%,产能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万华化学、浙江石化、中化泉州、大连恒力、中科炼化、辽宁宝来和延长中煤榆能化等企业的项目集中投产。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0年薄膜依然是聚乙烯的最主要消费领域,消费占比为53.5%。近年来,农膜需求量平稳,包装膜伴随着电子、医疗、食品、快递等行业发展,需求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聚乙烯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三、中国聚乙烯进出口现状分析




2015-2020年我国聚乙烯进口量逐年增长,2020年我国聚乙烯进口量为1853.4万吨,2015-2020年CAGR为20.5%,进口依赖度较高,截至2021年1-7月我国聚乙烯进口量为874.7万吨,同比下降15.61%,出口量为31.5万吨,同比增长110.31%。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按贸易方式统计,2020年中国聚乙烯进口排在第一位的是一般贸易,进口量为1595.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86.1%,说明中国聚乙烯进口主要满足国内需求;第二位是进料加工贸易,进口量为143.2万吨,占进口总量的7.7%;第三位是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量为76.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4.2%。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进出口金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21年1-7月我国聚乙烯进口金额为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5.70%,出口金额为4.8亿美元,同比增长140.13%。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我国聚乙烯进口来源地来看,2020年中国聚乙烯主要进口自沙特阿拉伯、伊朗和阿联酋等国家或地区。这3个国家原料优势明显,通用型产品对国内产品的替代性强,3个国家合计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的43.1%,其中,进口自沙特阿拉伯的产品达374.5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0.2%。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聚乙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0年全球前十位聚乙烯生产企业产能合计为6136.9万吨,占比全球总产能的48.4%。其中,埃克森美孚公司产能居全球之首,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和中石化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0年国内聚乙烯集中投产,除去传统企业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增产,民营、合资及地方企业贡献巨大,尤其是炼化一体化装置的投产。目前,中国聚乙烯产能中,中石化(含合资企业)产能占比为36.5%,中石油占比为22.5%,民营及其他企业占比为41.0%。随着聚乙烯产能的不断扩张,聚乙烯生产原料也呈现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石脑油、煤炭和甲醇,万华化学新投产的项目采用了轻烃原料。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聚乙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目前,PE市场处在扩能高峰期,叠加经济增长放缓,市场恐难有好转。同时随着原料多元化和差异化的发展,成本单方面支撑力度或将弱化。考虑到未来国内外PE装置集中投产,PE行业竞争形势将会越来越激烈,产品结构性过剩和缺口共存的局面仍然存在。预计未来5年,我国PE总需求或将延续缓慢增长的趋势,平均增长率在6.8%左右。




从原料供应来看,2020年以轻烃为原料的PE装置的工艺技术正式进入国内,原料供应从前期的原油、煤炭两家到现在的三足鼎立。后期,也将会有更多的轻烃装置投产,国内PE市场三分天下的局面将会呈现。由于原料价格的不同,后期企业价格的竞争也将会更加明显。





总之,未来我国PE行业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也将面临烯烃生产原料多样化带来的国内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缩小、供求趋平衡、部分产能过剩、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还将面临来自美国、中东聚烯烃产能大增带来的竞争压力。为此,我国PE生产厂家应该着眼于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利用现有装备及技术开发高端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以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推进产品向高端化、差异化、功能化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着力搞好进口替代,提高PE自给率,提升国际竞争力。对于一些仍计划新上煤制PE装置的企业,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充分考虑原料来源及下游用户的需求情况,谨慎做好风险评估,避免盲目投资,造成人力财力和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要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保障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提高技术转化与应用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29

主题

2914

帖子

92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221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14: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聚乙烯行业弱势企业持续退出,2022年聚乙烯龙头企业受益明显。聚乙烯市场仍处于远月贴水结构,但目前中间商库存较低,卖家大多不愿降价销售,现货价格较坚挺。以下对2022年聚乙烯行情数据分析。

聚乙烯的的上游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022-2027后新冠疫情环境下中国聚乙烯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评估报告指出,聚乙烯是乙烯最大的下游,需求量占乙烯总需求的61%,拥有压倒性的需求占比,在石油化工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22年聚乙烯行情数据分析

春节归来受原油价格上涨提振,聚乙烯市场价格快速拉涨,然上游库存高位,降库缓慢,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中旬之后原油价格高位回落,另外全国公共卫生事件多处复发,交通运输受阻,制品难以运输,终端需求采购有限,聚乙烯价格震荡回落。现从三大市场数据来了解2022年聚乙烯行情数据分析。

2018年以来,我国聚乙烯产能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5%。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聚乙烯名义产能已超2661万吨。如若2022年国内企业规划投产产能均能够顺利投产,则2022年全国聚乙烯产能将突破3200万吨。

我国聚乙烯产能的利用率较高,常年维持在9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聚乙烯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产量也随之提高。2019年我国聚乙烯产能迎来13.3%的快速增长,达到1794万吨,2021年增长至2290万吨。按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现有及规划产能估算,预计2023年我国聚乙烯产量将超过3000万吨。

2020年我国进口聚乙烯数量高达1853万吨,已接近全国总产量。2021年由于海外疫情影响进出口业务,进口量降至1458万吨。预计2022年随着海外疫情驱缓,进出口管控逐步放松,全国聚乙烯进口量将有所回升。

聚乙烯行情呈现逐渐走高之势,2022年聚乙烯整体开工率预计将波动幅度较小。宏观面暂无明显利空冲击,且国内将带来政策利好的信心加持,预计10月份聚乙烯行情仍然处于多空博弈且在一定时间段内维持偏强震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29

主题

2914

帖子

92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221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14: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语】:2020年开始中国聚乙烯进入新一轮集中扩能期,2022年虽然产能利用率较低,但是产量同比仍是增长,2022年中国聚乙烯产量预计2539.65万吨,较2021年增速9.06%。 2018-2022年聚乙烯产能年均增速14.6%,产能稳步增长。2018-2019年产能增加不多,2020年开始,随着民营企业兴起,聚乙烯进入新一轮扩张期,代表性企业有万华化学,连云港石化和浙江石化等,轻烃工艺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聚乙烯原料更加丰富多元化。随着地方企业产能不断增加,地方企业的话语权不断提高,部分品种对两油企业冲击较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除了价格外,其他配套服务比如配送周期,运费、售后服务等都纳入客户考虑范围。 2022年我国聚乙烯计划新增装置投产395万吨,现在已经投产145万吨,其余的装置主要在年底投产,包括广东石化,海南炼化,劲海化工,古雷石化是以EVA生产为主,由于投产大部分在年底,因此产量对2022年冲击有限,产量释放到2023年。2022年投产的装置仍然是以低压为主,因此低压装置压力依旧偏大。投产的区域上半年华东为主,下半年华南为主。如果以上装置顺利投产,2022年聚乙烯产能预计3231万吨,其中HDPE产能1471.5万吨,LDPE产能493.5万吨,LLDPE产能1266万吨。 中国聚乙烯行业产能持续扩增,带动产量逐年递增,2018-2022年国内聚乙烯产量年均增速在12.25%。2022由于原油价格高位,生产企业利润受到压缩,部分企业降负荷生产,导致产量增速较2021年放缓。据隆众资讯统计,2022年中国聚乙烯年产量预计达到2539.65万吨,较2021年增长9.06%。 2022年中国LLDPE聚乙烯产量占总产量的44.56%,HDPE聚乙烯产量占总产量的43.79%,LDPE聚乙烯产量占总产量的11.65%。 中国聚乙烯整体开工率维持在82%-92%之间。2019年受装置检修较少等因素支撑,行业开工率升至92.06%,为近年来高点。2020年开始由于新增产能大部分集中在三四季度,产量释放有限,整体产能利用率走低。2022年由于地缘政治影响,原油走高成本增加,部分生产企业存在降负荷情况,使得2022年聚乙烯行业产能利用率较2021年下降,产能利用率在82.70%。 2023年计划投产的企业主要是裕龙石化,产能共计185万吨,投产时间为2023年11月,相比较来说,2023年投产产能不大,并且在年底投产,产量释放主要影响2024年。 聚乙烯2021-2022年上半年主要是华东投产为主,后期主要以华南和华北为主,区域内竞争会愈演愈烈。 上述装置如果能如期投产,2023年产能预计达到3416万吨,产能增速5.73%。2023年产量预计2677.02万吨,产量增速5.41%,产能增速高于产量增速。装置仍是以HDPE装置为主,占比45.46%。 文章来自[塑米城] 链接地址: http://jinrong.sumibuy.com/subject/detail/3389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种学积文 ( 京ICP备16043396号-6 )

GMT+8, 2024-11-23 00:2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