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829
2914
9221
管理员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外媒称,在气候议程上迅速升温的话题是将二氧化碳直接从空气中清除的工具和技术。
据法新社10月19日,就连对其可行性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也一致认为,如果没有二氧化碳清除——也就是“负排放”——将很难实现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国际气候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格伦·彼得斯说:“我们需要大幅减排,此外,我们还需要一些二氧化碳清除。”
什么是二氧化碳清除?
从稀薄的空气中提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
第一种是提高大自然吸收和储存碳的能力。恢复已退化的森林、恢复红树林、产业规模的植树、促进岩石或海洋中的碳吸收——这些都属于人们热议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类别。
第二种方式——直接空气捕获——利用化学过程去除二氧化碳,然后将其回收用于工业用途,或者将其固定在多孔的岩层、未使用的煤层或咸水层中。
一种名为“生物能源结合碳捕获与储存法”(BECCS)的衍生方式结合了上述两种方式中的元素。
木头颗粒或其他生物质被转化为生物燃料或通过燃烧驱动发电机。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大约会抵消排放出的二氧化碳。
但当发电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并储存在地下时,这一过程就变成了净负排放技术。
我们真的需要吗?
是的,原因不止一个。
即使世界从现在开始将碳污染每年减少3%、4%或5%——这是非常大的假设——水泥和钢铁生产、远程航空和农业等一些行业预计仍将在几十年内保持现有排放水平。
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二氧化碳清除专家奥利弗·格登说:“我们有模型,但没有人确定到2050年我们可能需要什么。会有残余排放量,而且数字可能很高。”
还有另一个原因。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8月份的报告非常明确地指出,无论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的力度有多大,未来几十年升温幅度必将突破1.5摄氏度的大关。
二氧化碳会在大气中存在几个世纪,这意味着到2100年最后关头之前使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下降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一部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吸出来。
为何非常诱人?
十多年前,BECCS曾被写入IPCC的气候模型,被认为是理论上最廉价的负排放形式,但此后几乎没有发展。格登说:“我看不到BECCS获得大发展的前景。”
2019年一份经过同行审议的提案建议植树1万亿棵,以减少过剩的二氧化碳。
但这一想法遭到专家的严厉批评。他们指出,这需要将两倍印度面积的地区改造成单一树种的林场。
此外,通过植树来吸收二氧化碳是个好主意——但因气候变暖而增多的野火会烧毁森林。
格登说:“加利福尼亚州确实存在这个问题。这个州有森林补偿计划和排放交易,但他们的森林正在被烧毁。”
在所有清除二氧化碳的方法中,直接空气捕获是开发程度最低的,也是人们谈论最多的。
彼得斯说:“这是一种非常诱人的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营销的结果——精美的小册子,花哨的技术,简直光芒耀眼。它抓住了人们的想象力。”
能以多快速度推广?
直接空气捕获是一个大规模的工业过程,其运行需要大量能量。
现有技术距离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例如,“气候工厂”公司上个月在冰岛启用的世界最大的直接空气捕获装置一年能提取4000吨二氧化碳,而目前全球排放量为400亿吨。
今年早些时候,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深度脱碳计划的戴维·维克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想知道在不同的排放情形下,如果“像战时一样紧急部署”直接空气捕获技术,会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假设从现在起每年投资1万亿美元,到2050年,直接空气捕获每年能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亿吨左右。
但是,只有在与IPCC最雄心勃勃的减排方案相结合的情况下,这一方案才足以在2100年时把气温从升高2摄氏度调回到升高1.7摄氏度左右。
谁来投资?
直接空气捕获受益于企业的热情支持。
今年4月,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推出了价值1亿美元的X奖,征求二氧化碳清除技术。
上个月,突破能源联盟创始人比尔·盖茨公布了一个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美国航空公司、安赛乐米塔尔公司、美国银行、微软公司、贝莱德基金会和通用汽车公司——以推动直接空气捕获、可持续航空燃料和其他两项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约翰娜·福斯特和娜奥米·沃恩上周在一篇评论中指出:“全球碳清除产业即将出现。”
彼得斯说,危险在于,一些公司可能更愿意讨论未来清除二氧化碳,而不是现在减少排放。
格登说,那些确实有可能被海浪吞没的小岛国“已经非常认真地思考清除二氧化碳的问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种学积文 ( 京ICP备16043396号-6 )
GMT+8, 2024-11-23 01:3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